在太古寻找米乐m6手机网页版百年港岛东|氪见
发布时间:2023-11-24点击次数:

  它指的是疫情之下,那些扎堆于中环的金融机构与全球公司的亚太总部,开始迁往港岛东或者南港等非核心区。

  疫情前,想要这些企业搬离中环难度要大得多,因为中环作为香港各种意义上的「心脏」,是开埠之后最早得到规划的地区,也连续多年蝉联全球最贵写字楼租金榜首。对于大而不倒的全球公司而言,搬离人人向往的中环,之于企业形象和业务经营都将产生影响。

  从位于港岛东北部的宝马山眺望中环与铜锣湾(36氪11月6日拍摄于中国香港)

  但随着2019年中环湾仔绕道落成,中环到港岛东的驱车时间降至十几分钟、2020年香港证监会退租长江集团中心并迁往港岛东,今年11月17日又以54亿港元买下港岛东中心的12个楼层作为永久办公地,以金融为代表的中环租户在这几年陆续东迁。

  接踵而来的疫情也顺势成为了这场搬迁的催化剂。愈发注重健康、生活与工作平衡的港岛员工对户外活动的需求激增。而用地紧张的中环,不仅难以提供满足员工需要的绿化空间,其居高不下的写字楼租金,也与外企正在进行亚太地区战略收缩时的降本增效背道而驰。

  今年3月,彭博传出法国巴黎银行大部分员工将从中环IFC二期搬迁至太古坊林肯大厦的消息被证实;退租中环IFC与交易广场的瑞士宝盛银行,也在今年4月宣布在太古坊二座设立四层新的办公室。

  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最近月度报告显示:(香港)企业为节省成本,开始缩减写字楼的规模或搬迁到非核心区,预计中环的空置率在短期内可能向上。在较实惠的租金支持下,湾仔、铜锣湾和鲗鱼涌的写字楼空间逐渐填满,而这是由企业从核心区搬迁所致。从太古地产半年报的数据可见一斑:新落成的太古坊二座截至今年首季的租用率达到56%,而原有的港岛东中心及太古坊一座高达97%。

  正在修建中的太古中央广场以及刚落成的太古坊二座(36氪11月2日拍摄于中国香港)

  这场看似从「中心」到「边缘」的写字楼搬迁,也在讲述另一个「中心」的故事。而这个中心的名字就叫太古——从太古城到太古坊,从太古城中心到太古地铁站,关于港岛东的叙事都很难绕开这二字。

  因为,这既是这里的租户与太古地产的故事,也是鰂鱼涌这片土地与太古的故事。

  从发展进程来讲,鰂鱼涌的序幕要比得天独厚的中环晚上了40年左右。因为背靠太平山、前临深水港的地理优势,中环早在1841年就开始进行规划和开发。和南洋富豪聚集的铜锣湾一起,都是开埠以来被港府投入大量资源发展的地区。然而直到1882年,太古还是以太古洋行的身份踏上这片土地时,距离今天中环只有8站地铁远的鰂鱼涌,还异常的荒芜。

  当然,对于一个从英国跨洋来到亚洲、用现代的话来说叫“做跨境贸易的出海公司”来讲,并不意味着这片土地毫无用处。以经营航运业起家的太古,在东南亚进口原蔗糖的业务中看到了商机,开始在鰂鱼涌逐渐购入大片土地,于1882年成立太古糖业公司并兴建太古炼糖厂。

  到了十九世纪末,太古已经拥有一支小型的运糖船队。由于当时太古轮船和Blue Funnel的船队规模庞大,需要在远东地区自设维修设施。太古便借助香港的深水港优势,在1900年开始修建当时能够容纳全球最大型船舶维修的太古船坞。按照官方的说法,这一过程需要将160万立马码的花岗岩山坡夷为平地,并用这些岩石填满二十英亩的鰂鱼涌港。

  太古船坞遭受美军空袭,中国香港,1945 年 1 月 16 日(图片来源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

  然而二战期间美军的一场轰炸,让这个当时香港最大的工业园区毁于一旦。炼糖厂与船坞都在战火的摧残下变成废墟,而太古轮船超过三十艘船只被掠去或沉没。之后在Swire家族第四代成员施约克(John Jock Kidston Swire)的带领下才走出了危机。1950年,太古糖业和太古船坞通过战后重建再度投产。而这时的太古轮船虽然以香港为基点,但其业务网络已经拓展至澳洲、新西兰以及太平洋沿岸等地区。

  或许是因为这场来自天空的危机,让施约克看到了航空运输才是发展的未来——1947年利用船坞的工程技术开启飞机维修业务、1948年购入国泰航空45%的股权、1950年与渣甸航空保养公司合并成立如今的港机集团。

  再到1965年收购香港汽水厂,拿到可口可乐的香港装瓶业务专营权,这一系列的事件造就了太古与国泰航空、与可口可乐无数的叙事。在太古集团历史档案馆,36氪看到了1948年国泰航空从香港飞悉尼售价2200元的机票。而据香港太古集团太古历史档案部总监施清透露,当时太古船坞的工人月薪平均只有60元。

  对于太古而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算迎来了瞬息万变的时代。大型现代化货柜船的出现,让港岛已经无法容纳太古船坞的庞大业务。于是在1972年,太古与香港黄埔船坞公司合并,成立联合船坞后一同搬去了青衣。同年,太古也关闭了炼糖厂,选择集中经营糖产品及包装业务。

  太古地产因鰂鱼涌腾挪出来的大片土地应运而生。“做实业的一大特色就在于,你无法永远保持在那个环境之下。即便是有高峰,到后来也会经历低潮。”太古历史档案部总监施清在介绍太古每一步发展时,对包括36氪在内的媒体谈道。

  香港太古集团太古历史档案部总监施清讲述太古的业务演变(36氪11月2日拍摄于中国香港)

  太古洋行的英文名叫Butterfield & Swire,而在1974年为了与英国太古集团统一名称,更名为 John Swire & Sons之后才标志着太古集团(也称太古股份,英文名为Swire Pacific Limited)的诞生。自那之后,太古便开启了横跨石油、天然气、农业、饮料以及冷藏等多领域的全球化业务。

  而扎根于鰂鱼涌的太古地产,其首个开发项目则是在太古干船坞旧址,建设港岛首个私人屋苑太古城,连同太古城中心零售及办公楼。根据档案馆资料记载,1970年太古城作为太古地产首个最大的住宅项目,一个面积在60-70平方米住房单位当时的售价不到20万港币,而今天的价格已经增涨至80多倍。

  经过太古地产对鰂鱼涌周围旧楼的多年收购,最初的炼糖厂的红砖厂房也由工商业高楼取代。1976年,太古糖厂改名为「太古工商业中心」。那时的香港,已随着20世纪50年代制造业的兴起,迎来了工业大厦雨后春笋般的建设时期。

  最有名的,则是太古将可口可乐重新带回中国大陆市场之后,在1991年启用的全球最高的可口可乐瓶装厂——沙田装瓶厂。如今,这种工业大厦的发展经验,仍在被许多推崇「工业上楼」的内地城市借鉴。

  毗邻港岛东中心(图右建筑)的太古坊二座视角(36氪11月2日拍摄于中国香港)

  当香港制造业重心北移,港岛也迎来了大量服务业型企业入驻,太古地产又将陈旧的工业大厦翻新重建成一幢幢带有LEED、WELL以及BEAM Plus等认证的甲级写字楼。整个商业社区也从过去的「太古工商业中心」更名为现在的「太古坊」。

  如今,太古坊以10幢相互连通的写字楼,拥有一份豪华的租户名单。包含LVMH、Kering、Meta、IBM、戴尔、联想、麦当劳、迪士尼、安永、波士顿咨询、文华东方在内的公司都成为了这里的租户。

  一场战火蹂躏后的大重建、一次核心业务的关停与转型、一轮工业变迁后的建筑更新——太古之于鰂鱼涌的故事走过了一百多年,而如今仍在加注未来。

  其地产部门于2022年3月宣布了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主要在香港、内地及东南亚等发展新项目,其中约500亿港元将投放于中国内地。而总投资100亿元的西安太古里,最近也结束了漫长的考古过程,于11月14日正式动工,预计在2026年落成。

  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是:进入中国已经157年的太古,如今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

  这种回归企业之名的追问,是现代营销理念下的沟通视角。因为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很多层面的叙事:有面向社会公众与持有股东的,也有面向顾客与消费者的,还有面向行业里的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的。如果参考官方解释,「太古」意为「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古代表久远,加上「太」字则表示最久远。因此,曾经的太古央行则指的是最久远的外国公司。

  但回到今天,当我们提到“太古”,并不只有人流不息的太古里与太古汇,也不是只有正在将数字化转型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可口可乐瓶装厂,更不是只有香港国际机场整齐划一的国泰飞机队列与漂洋过海的太古轮船。如果用现代的语言来概括,「一个书写亚洲故事的全球品牌」或许是对这个涵盖地产、饮料、航空等多个领域的全球企业足够凝练的回答。

  在传统的营销观念里,讲故事被视为奢侈品和小众品牌专有的沟通模型,围绕着匠人工艺、设计师观点以及品牌路径去提炼叙事,这一度成为了收获忠实顾客经久不衰的营销法宝。但是对于一家从英国利物浦跨洋来到中国、扎根香港150多年经营全球化生意的公司来讲,对于一个经历了两个世纪以来技术与社会变迁的企业来讲,太古强调的是与中国的连接。

  2020年,太古集团联合英国学术出版商Bloomsbury出版了《China Bound: John Swire & Sons and Its World, 1816–1980》。香港大学历史学教授John M. Carroll曾如此评价:“《China Bound》讲述了一个跨越两个动荡世纪的非凡故事,一个来自利物浦的家族企业将自己变成了亚洲的一部分。”可以说,从1866年由十六码头进入中国上海成立太古洋行开始,太古的叙事就与中国发展、全球化进程以及现代世界的贸易流动交织在了一起。

  于是,接下来的问题也顺之摆在眼前:今天的太古要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讲好与香港、与内地乃至整个亚洲的故事,与新的时代和公众产生连接?9月18日,太古地产发布一篇题为《忆峥嵘岁月,太古与故宫文物西迁往事》的推文足以管中窥豹。

  大流行之后迸发出来的公众情绪,让沟通转向历史的怀旧。太古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回溯了1937年 “七七”事变后,太古公司委派旗下“黄埔号”协助转移中路西迁两批文物。而这一故事也被写进了故宫博物馆研究所研究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的著作《故宫文物南迁》。

  太古地产(香港)位于半山豪宅的售楼图册(36氪11月2日拍摄于中国香港)

  讲好故事往往无需复杂的文案话术,也不必同行对手的衬托。对于太古而言,一张太古员工的陈旧书信、一张氧化发黄的国泰机票、一张能够窥见半山豪宅里港岛白昼景色的售楼画册——类似的标志性符号或记忆便能打开人们的情感开关,将其拉回对应的年代。所以,今天的品牌工作,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过去找到能和当下时代产生连接甚至共鸣的部分。

  但是怀旧不是全部。放眼今天,这种「连接」还在生根发芽。在这次36氪走访太古地产在港岛的多个项目中,“社区”是被最多提及的一词。用社会学的话来讲,它指的是因为共享同一文化价值观的人群,居住于同一区域,以及从而衍生的互动影响,而聚集在一起的社会单位。而社区之于太古地产,不仅是和写字楼租户组成的社区,也是和商场里的餐饮商户组成的社区,更是以人流中心为支点的地铁上盖项目与周围公共设施、行人组成的社区。

  媒体品牌Monocle的线下门店,该片区物业位于由太古地产开发的星街小区(36氪11月4日拍摄于中国香港)

  走在太古广场与金钟地铁站的地下连廊时,我向太古广场总经理Wing Chiu问出了那个好奇已久的问题:“你们怎么知道10年或20年之后的商场应该做成什么样?”她告诉我:“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太古地产)只是一点一点去更新和迭代。”或许,所谓的前瞻性和长期主义都立足于当下。正如要书写一个关于「连接」的亚洲故事,提笔皆来自于由微小个体连成的社区。


TEL:400-388-3942    FAX:+86-096-3419    EMAIL:admin@admin.com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167号  鲁ICP备20001016号-1